苏州从不乏牛X企业,不管是外资还是民企,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近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了,江苏有94家上榜,近乎占了五分之一,这其中,也不乏苏州的优秀企业,快看看苏州占了多少吧~
近日,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江苏省共有94家民企入围,苏州占了20席,比上年增加了1家,入围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
先看榜单
▼
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在总榜单上,浙江、江苏、广东依然很强势,入围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名,分别达到134家、94家和50家。其中广东入围企业增加最多,较上年净增10家,首次跨入前三甲。
苏州市有20家入围榜单
回到苏州,从区域分布看,苏州上榜企业中张家港6家、吴江5家;常熟、相城各3家;昆山、吴中、工业园区各1家。从行业分布看,仍主要分布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竞争行业,20家上榜企业中制造业占到了16家。
下面看看苏州有哪些企业上榜了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8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1207961万元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全球规模较大的织造企业、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拥有世界单体产能大的PTA工厂。2015年,中国百强民营企业第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65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第5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1位。
总部地点:吴江区盛泽镇
江苏沙钢集团
全国排名第9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0584340万元
沙钢是1975年靠45万元自筹资金创办的钢铁企业。仅仅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全国第五大民营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小伙伴们有木有震惊到,沙钢也是民营企业哦~
总部地点:张家港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5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8180421万元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发展至今,集团形成石化、纺织、能源、地产、酒店五大产业的集团企业。旗下拥有研发、生产、投资、贸易、服务等公司20余家,员工30000人。
总部地点:吴江盛泽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74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4803224万元
亨通集团是全国线缆制造领军企业,连续7年在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夺魁,一直扮演着走在前面领跑的角色。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
总部地点:苏州吴江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135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3127956万元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创办于1984年,占地3500亩。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企业已发展成集采矿、炼铁、炼钢和轧钢为一体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江苏永钢集团前身是永联村办企业。
总部地点:张家港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156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908523万元
波司登是全国最大、生产设备最为先进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主要从事自有羽绒服品牌的开发和管理,包括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外包生产及市场营销和销售。旗下品牌包括“波司登”、“雪中飞”、“康博”、“冰洁”、“冰飞”、 “上羽”、“波司登男装”、“Ricci-Club女装”等。
总部地点:苏州常熟
华芳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159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864746万元
华芳集团是一家以纺织为主业,棉纺为核心,集棉纺织染、针纺织染、毛纺织染、制衣于一体,兼有酒店、房地产业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拥有总资产80多亿元,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员工35000余名,属国家大型企业、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
总部地点:张家港市
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168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690630万元
江苏澳洋集团位于张家港,是一个以纺织服装和化纤业为主导的民企。澳洋集团主要是做毛纺,在行业里也是相当靠前的,许多机关单位的制服都是他家制作的。
总部地点:张家港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177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581158万元
通鼎集团被业内誉为“一匹杀出来的黑马”,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通鼎光电”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总部地点:苏州吴江
攀华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20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2086803万元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业务涉及薄板、码头、房地产、船务、剪切配送、物流、矿业和金融投资等八大领域。其中,主打产业---薄板产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彩钢生产基地,公司生产的镀锌板、彩涂板远销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部地点:张家港
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40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917778万元
金螳螂拥有10多万平方米厂房的木制品加工、幕墙、石材生产基地,通过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环保、工期等。装修过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厅等。
总部地点:苏州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48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849776万元
欧菲光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光电薄膜镀膜技术为依托,长期从事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总部地点:苏州
永鼎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88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645344万元
该公司是研制、生产和销售通信光缆、光器件、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电力柜等系列产品,产品长期并稳定服务于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广电、电力、航空、铁路、隧道、桥梁、海底工程等领域,还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为我国最大的线缆生产基地之一。
总部地点:苏州吴江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293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627831万元
震雄铜业集团是集原铜材开发、裸铜丝、镀锡丝、并绞线、铜箔丝、超细微合金丝等铜导体线材于一身的中国最大铜导体研发、制造企业之一。产品主要运于汽车、IT、精密电子器件、医疗、航空、通讯等高端领域,综合实力居全国500强前列。
总部地点:昆山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303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587982万元
中利科技集团是专业研制开发光电通信新材料、光电子新材料、高分子新材料、汽车新材料等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荣获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一个国家高分子产业基地、一个省级工程中心。
主要经营地点:常熟
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311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558983万元
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简称龙腾特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东郊梅李镇,公司创建于1993年,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连续多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百强民营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授予“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
总部地点:常熟
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325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499787万元
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总资产75亿元,子公司40家、员工4000余名,2014年营收额将超过75亿。已形成先进制造、光伏电力、绿色家园、光伏储能四大核心产业。好吧,又是一家张家港的企业~
总部地点:张家港
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427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188013万元
组建于1993年4月,是校办产业性质的省级集团公司,江苏省文明单位,年创利润逾亿元。主营业务涉及服装、医药、房地产建筑、教育产业、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总部地点:苏州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433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164989万元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江苏省知名大型建筑承包商。
总部地点:苏州
苏州市相城区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排名第458
2015年营业收入总额1098869万元
江南化纤集团座落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是国内最大的回纺涤纶短纤生产企业,成立于1983年,现拥有年产30万吨涤纶短纤20条生产流水线的国家级大型企业,早于九五年十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被授予江苏省“明星企业”、“文明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总部地点:苏州
看到这里,小编想说的是:怎么排在前面的除了吴江就是张家港的?果然够壕!
苏州入围企业最多主力仍是制造业企业
苏州占了20席,比上年增加了1家,入围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一,不少企业在榜单上的位次也颇为靠前。其中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9位。盛虹集团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均跻身前100强。
其中苏州20家上榜企业中制造业就占到了16家,制造业向来是江苏的优势,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的主战场。
苏州实体经济如何走下去?
虽然有这么多牛X的企业,但是从之前紫兴纸业倒闭,也能看出点问题。
这家紫兴纸业在苏州是一个典型的外资实体经济代表。前面分析了这家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原因——厂址跟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环境污染、企业发展形式与当今经济发展形式背道而行、企业成本上升。
无独有偶,苏州近几年也有数家实体企业倒闭,具体原因或许都离不开以上几点——
2016年5月 富士康机器人取代人工 昆山工厂员工数减少6万
2015年7月 韩国三星集团最大代理工厂苏州普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倒闭,只因公司管理混乱以及韩国总部拿走公司大部分利润。
2015年10月,总部位于苏州张家港的国内民营玻璃巨头华尔润被爆停产清算, 8000员工失业;
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联建科技曾是苹果和小米公司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
在联建科技“出事”之际,位于苏州胥口镇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并遣散了大部分员工。
不仅仅是苏州,随着生产劳动成本提高,加以全球不景气影响,“世界工厂”中国大陆正面临代工厂的产业严冬。
那么苏州实业要如何正确发展下去,还需深思,也是各大企业必经的一段探索之路。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我们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